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一个容纳人数为2800 人的剧院,其需要设置的疏散门个数至少为( )。
A.10 B.12 C.13 D.14
答案:A
解析: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5.5.16 剧场、电影院、礼堂和体育馆的观众厅或多功能厅,其疏散门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于剧场、电影院、礼堂的观众厅或多功能厅,每个疏散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250人;当容纳人数超过2000人时,其超过2000人的部分,每个疏散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400人;
2 对于体育馆的观众厅,每个疏散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宜超过400人~700人。
2.某酒店建筑的外墙保温系统在施工完成后需要制作防护层,并且在沿着楼板的位置设置了防火隔离带,以下关于防护层和隔离带的设置正确的是( )。
A.建筑的外墙外保温系统外侧按照要求设置不燃材料制作的防护层,将保温材料包覆、保温材料与两侧的墙体构成无空腔的复合保温结构体,采用燃烧性能为B1、B2级保温材料时,防护层的厚度首层10mm,其他层 5mm
B.建筑的外墙的内保温系统采用燃烧性能为B1级的保温材料时,防护层厚度为5mm
C.建筑的屋面外保温系统采用燃烧性能为B1、B2级保温材料时,按要求设置不燃材料制作的且厚度10mm的防护层
D.当建筑的外墙保温系统采用燃烧性能为B1、B2级的保温材料时,在保温系统的每层楼板位置设置不燃材料制作的水平防火隔离带,隔离带的设置宽度200mm
答案:C
解析: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版)6.7.8 建筑的外墙外保温系统应采用不燃材料在其表面设置防护层,防护层应将保温材料完全包覆。除本规范第6.7.3 条规定的情况外,当按本节规定采用B1、B2级保温材料时,防护层厚度首层不应小于15mm,其他层不应小于5mm;6.7.2-3 建筑外墙采用内保温系统时,保温系统应采用不燃材料做防护层。采用燃烧性能为B2级的保温材料时,防护层的厚度不应小于10mm;6.7.10 建筑的屋面外保温系统,当屋面板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当屋面板的耐火极限低于1.00h时,不应低于B1级。采用B1、B2级保温材料的外保温系统应采用不燃材料作防护层,防护层的厚度不应小于10mm。当建筑的屋面和外墙外保温系统均采用B1、B2级保温材料时,屋面与外墙之间应采用宽度不小于500mm的不燃材料设置防火隔离带进行分隔。
3.关于除剧场、电影院、礼堂、体育馆外的其他公共建筑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地上建筑中,各楼梯总疏散宽度应按本层人数计算
B.在地下建筑中,下层楼梯的总宽度应按其上层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
C.在地上建筑中,下层楼梯总疏散宽度应按本层及以上各楼层人数最多的一层人数计算
D.在地下建筑中,上层楼梯的总宽度应按其下层人数最少一层的人数计算
答案:C
解析: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版)5.5.21 除剧场、电影院、礼堂、体育馆外的其他公共建筑,其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各自总净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每层的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各自总净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按每100人的最小疏散净宽度不小于表5.5.21-1的规定计算确定。当每层疏散人数不等时,疏散楼梯的总净宽度可分层计算,地上建筑内下层楼梯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上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地下建筑内上层楼梯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下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
4.当民用建筑内全部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安全疏散距离可比规定值增加( )。
A.2 倍 B.1 倍 C.50% D.25%
答案:D
解析: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版)5.5.17 公共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表 5.5.17 的规定;
注:3 建筑物内全部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安全疏散距离可按本表的规定增加 25%。
5.封闭楼梯间是指设有能阻挡烟气的双向弹簧门或( )级防火门的楼梯间。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B
解析: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版)6.4.2 封闭楼梯间除应符合本规范第6.4.1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3 高层建筑、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人员密集的多层丙类厂房、甲、乙类厂房,其封闭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其他建筑,可采用双向弹簧门。
6.建筑内设有固定座位的观众厅、会议厅等人员密集场所,当总疏散人数不超过2000人时,其每个疏散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 )人。
A.250 B.400 C.600 D.700
答案:A
解析: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5.5.16 剧场、电影院、礼堂和体育馆的观众厅或多功能厅,其疏散门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于剧场、电影院、礼堂的观众厅或多功能厅,每个疏散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250人;当容纳人数超过2000人时,其超过2000人的部分,每个疏散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400人;
2 对于体育馆的观众厅,每个疏散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宜超过400人~700人。
7.一个能容纳 10000 人的体育馆观众厅,其需要设置的疏散门的个数至少为( )。
A.11 B.13 C.15 D.17
答案:C
解析: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5.5.16 剧场、电影院、礼堂和体育馆的观众厅或多功能厅,其疏散门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于剧场、电影院、礼堂的观众厅或多功能厅,每个疏散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250人;当容纳人数超过2000人时,其超过2000人的部分,每个疏散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400人;
2 对于体育馆的观众厅,每个疏散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宜超过400人~700人。
8.建筑高度超过( )m的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应设置避难层。
A.32 B.45 C.50 D.100
答案:D
解析: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5.5.23 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公共建筑,应设置避难层(间)。5.5.31 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住宅建筑应设置避难层,避难层的设置应符合本规范第5.5.23条有关避难层的要求。
二、多项选择题
1.某建筑高度为24m的写字楼,地上6 层,耐火等级为二级,第四层使用人数最多,为400人,第五、六层每层的人数均为200人,则第四层和第五层楼梯的最小疏散总宽度分别为( )。
A. 4.0m 2.0m
B.5.0m 2.0m
C.4.0m 3.0m
D.5.0m 3.0m
答案:A
解析: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版)5.5.21,当每层疏散人数不等时,疏散楼梯的总净宽度可分层计算,地上建筑内下层楼梯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上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地下建筑内上层楼梯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下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根据表5.5.21-1,每层的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每100人最小疏散净宽度可知,建筑层数为6层的写字楼,第四层的使用人数最多为400人,第五层、第六层每层的人数均为200人。计算该建筑的疏散楼梯总宽度时,根据楼梯宽度指标1.0m/百人的规定,第四层和第四层以下每层楼梯的总宽度为4.0m;第五层和第六层每层楼梯的总宽度可为2.0m。
2.应设置疏散指示标志的场所和部位有( )。
A.民用建筑中的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等人员密集场所疏散路线以及疏散出口处
B.歌舞游艺场所的疏散走道和其他主要疏散路线以及疏散出口处
C.一类高层民用建筑的走道和安全出口处
D.高层民用建筑的走道和安全出口处
E.多层单元式住宅的安全出口处
答案:ABC
解析: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10.3.5 公共建筑、建筑高度大于54m的住宅建筑、高层厂房(库房)和甲、乙、丙类单、多层厂房,应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设置在安全出口和人员密集的场所的疏散门的正上方;
2 应设置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高度1.0m以下的墙面或地面上。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的间距不应大于20m;对于袋形走道,不应大于10m;在走道转角区,不应大于1.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