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建筑高度为50m的民用建筑,地下1层,地上15层,地下室、首层和第二层的建筑面积均为1500m²其他楼层均为1000m²。地下室为车库,首层和第二层为商场、第三层至第七层为老年人照料设施,第八层至第十五层为宿舍,该建筑的防火设计应符合( )的规定
A.一类公共建筑
B.二类住宅
C.二类公共建筑
D.一类老年人照料设施
答案:C
解析:
2.某木结构建筑,屋脊高度分别为21m、15m、9m。如果不同高度的屋顶承重构件取相同的防火设计参数,则屋顶承重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至少应为( )
A.可燃性、0.5h
B.难燃性、0.50h
C.难燃性、075h
D.难燃性、1.00h
答案:C
解析: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11.0.1 木结构建筑的防火设计可按本章的规定执行。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应符合表11.0.1的规定。注:1 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当同一座木结构建筑存在不同高度的屋顶时,较低部分的屋顶承重构件和屋面不应采用可燃性构件,采用难燃性屋顶承重构件时,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75h。
3.用于收集火灾工况下受污染的消防水、污染的雨水及可能泄露的可燃液体的事故水池,宜布置在厂区边缘较低处。事故水池距明火地点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
A.100m
B.25m
C.60m
D.50m
答案:B
解析: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GB50160-2008(2018年版)4.2.8A 事故水池和雨水监测池宜布置在厂区边缘的较低处,可与污水处理场集中布置。事故水池距明火地点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5m,距可能携带可燃液体的高架火炬防火间距不应小于60m。
4.集中布置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区设置在单层、多层、地下汽车库内时,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电动汽年分散充电设施工程技术标准》(GB/T51313),每个防火单元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分别不应大于( )
A.3000m²、2500m²、2000m²
B.3000m²、2000m²、1000m²
C.1500m²、1250m²、1000m²
D.2500m²、1200m²、600m²
答案:C
解析:
《电动汽车分散充电设施工程技术标准》GB/T51313-2018,6.1.5 新建汽车库内配建的分散充电设施在同一防火分区内应集中布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布置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汽车库的首层、二层或三层。当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时,宜布置在地下车库的首层,不应布置在地下建筑四层及以下。
2 设置独立的防火单元,每个防火单元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应符合表6.1.5的规定。
5.某燃煤电厂主厂房内的煤仓间带式输送机层采用隔墙与其他部位隔开,防火隔墙的耐火极限不应小于( )。
A.2.0h
B.1.5h
C.1.0h
D.0.5h
答案:C
解析: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标准》GB50229-20195.3.5 主厂房煤仓间带式输送机层应采用耐火极限不小于1.00h的防火隔墙与其他部位隔开,隔墙上的门均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6.地铁工程中防火隔墙的设置,正确的是( )
A.隔墙上的窗口应采用固定式甲级防火窗或火灾时能自行关闭的甲级防火窗
B.隔墙上的窗口应采用固定式乙级防火窗或火灾时能行关闭的乙级防火窗
C.多线同层站台平行换乘车站的各站台之间的防火隔墙,应延伸至站台度外不小于5m
D.管道穿越防火隔墙处两侧各0.5m范围内的管道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
答案:B
解析:
《地铁设计防火标准》GB51298-2018,4.2.5 多线同层站台平行换乘车站的各站台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纵向防火隔墙,该防火隔墙应延伸至站台有效长度外不小于10m。6.1.1在管道穿越防火墙、防火隔墙、楼板处两侧各1.0m范围内的管道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6.1.7 防火墙上的窗口应采用固定式甲级防火窗。6.1.8 防火隔墙上的窗口应采用固定式乙级防火窗,必须设置活动式防火窗时,应具备火灾时能自动关闭的功能。
7.某仓库储存一定量的可燃材料,火热热释放速率达1MW时。火灾发展所需时间为292s,库内未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若不考虑火灾初起的点燃过程,则仓库储存的材料可能是( )
A.塑料泡沫
B.堆放的木架
C.聚酯床垫
D.易燃的装饰家具
答案:C
解析:
8.某大型石油化工企业,设有甲类厂房及工艺装置生产区,液化罐经组区、可燃液体耀组区、全厂性高架火矩等。该企业选址及总平面布置的下列设计方案中,正确的是( )
A.将该石油化工企业布置在四面环山,人稀少的地带
B.在可燃液体罐组防火堤内种植生长高度不超过15cm,含水分多的四季常青的草皮
C.当地一条公路穿越该企业生产区,与甲类厂房及工艺装置、液化烃储罐、可燃液体储罐均保持50m的防火间距,与高架火矩保持80m的防火间距
D.将液化烃罐组布置在高于工艺装置的山坡平台上,并严格按相关要求设置防火堤,防止可燃液体泄漏流散
答案:B
解析:
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GB50160)4.1.3在山区或丘陵地区,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区应避免布置在窝风地带。A选项错误。
根据4.2.11-3区的绿化应符合的规定:在可燃液体罐组防火堤内可种植生长高度不超过15cm、含水分多的四季常青的草皮,B选项正确;4.1.6公路和地区架空电力线路严禁穿越生产区,C选项不正确;4.2.3,液化烃罐组或可燃液体罐组不应毗邻布置在高于工艺装置、全厂性重要设施或人员集中场所的阶梯上。但受条件限制或有工艺要求时,可燃液体原料储罐可毗邻布置在高于工艺装置的阶梯上,但应采取防止泄漏的可燃液体流入工艺装置、全厂性重要设施或人员集中场所的措施。没办法才在阶梯上,D选项不正确。
9.单独建造的地下民用建筑,下列场所中,地面不应采用B1级材料的是( )
A.歌舞娱乐厅
B.餐厅
C.教学实验室
D.宾馆客房
答案:B
解析: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2017,5.3.1 地下民用建筑内部各部位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級,不应低于本规范表5.3.1的规定。
10.下列建筑外墙的部位和场所的内保温设计方案中。正确的是( )
A.建筑高度为9m的小商品集散中心,共2层,每层面积为20000m2,走道采用B1级保温材料,保温系统不燃材料防护层厚度10mm
B.建筑高度为12m的酒楼,共3层,厨房采用B1级保温材料,保温系統不燃材料防护层厚度10mm
C.建筑高度为15m的医院,共4层,病房采用B1级保温材料,保温系统不燃材料防护层厚度10mm
D.建筑高度为18m的办公楼,共5层,办公区采用B1级保温材料,保温系统不燃材料防护层厚度10mm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8年版)6.7.2,建筑外墙采用内保温系统时,保温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于人员密集场所,用火、燃油、燃气等具有火灾危险性的场所以及各类建筑内的疏散楼梯间、避难走道、避难间、避难层等场所或部位,应采用燃烧性能为A级的保温材料,A、B、C选项均应用A级保温材料。
2.对于其他场所,应采用低烟、低毒且燃烧性能不低于B₁级的保温材料。
3.保温系统应采用不燃材料做防护层。采用燃烧性能为B₁级的保温材料时,防护层的厚度不应小于1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