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多层民用建筑,建筑高度18m,每层的疏散人数为180人,该建筑在每层疏散通道上设置了一个甲级防火门,下列关于该防火门的设置要求中,错误的是()。
A 应采用常开式防火门
B 防火门关闭后必须具有防烟功能
C 防火门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
D 防火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答案C
【解析】
参《防火门》4.4对于甲级防火门的耐火隔热性和耐火完整性均不能低于1.50h。故选项C错误。
2、某耐火等级二级的单层展览厅,建筑高度10m;建筑面积12000㎡,防火分区处的分隔宽度为30m,该建筑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并且采用不燃、难燃材料装修,下列关于该建筑的防火分区的设计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A 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不应大于5000㎡
B 设置总宽度为15m的钢制防火卷帘
C 防火墙上设置有甲级防火门
D 机械排烟系统管道在穿越防火墙处应设置排烟防火阀
E 防火门应具有火灾时自动关闭功能
答案CDE
【解析】
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5.3.4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内的商店营业厅、展览厅,当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采用不燃或难燃装修材料时,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设置在单层建筑或仅设置在多层建筑的首层内时,不应大于10000m2。故选项A错误。6.5.3除中庭外,当防火分隔部位的宽度不大于30m时,防火卷帘的宽度不应大于10m;当防火分隔部位的宽度大于30m时,防火卷帘的宽度不应大于该部位宽度的1/3,且不应大于20m。故选项B错误。6.1.5防火墙上不应开设门、窗、洞口,确需开设时,应设置不可开启或火灾时能自动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故选项C、E正确。参《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4.4.10在穿越防火分区处,排烟管道应设置排烟防火阀。故选项D正确。
3、下列关于防火墙、防火卷帘、防火门的设置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防火墙横截面中心线水平距离天窗端面大于4m,且天窗端面为可燃性墙体时,并采取防止火灾蔓延的措施
B 防火墙确需设置在内转角处,内转角两侧为乙类防火窗,窗口边缘距离为3.5m
C 防火卷帘应具有火灾时靠自重自动关闭的功能,需在火灾自动降落的防火卷帘,应具有信号反馈的功能,防火卷帘应具有防火分隔功能,可不具备防烟性能
D 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不应设置卷帘
答案C
【解析】
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6.1.2防火墙横截面中心线水平距离天窗端面小于4.0m,且天窗端面为可燃性墙体时,应采取防止火势蔓延的措施。故A正确。6.1.4防火墙确需设置在内转角处,内转角两侧为乙类防火门窗,窗口边缘距离不限。故B的做法是正确的,B正确。6.5.3 防火卷帘应具有防烟性能。故C错误。6.4.1-4 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不应设置卷帘。D正确。
4、下列对于某博物馆疏散通道上设置的防火卷帘的消防联动控制设计的说法,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A 防火分区内任两只独立的感烟火灾探测器或任一只专门用于联动防火卷帘的感烟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作为防火卷帘下降的后续联动触发信号
B 任一只专门用于联动防火卷帘感烟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作为防火卷帘下降的首个触发信号,联动控制防火卷帘下降至距楼板面1.8m处
C 任一只专门用于联动防火卷帘的感烟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作为防火卷帘下降的后续联动触发信号,联动控制防火卷帘下降至楼板面
D 手动控制方式,应由防火卷帘两侧设置的手动控制按钮控制防火卷帘的升降,并应能在消防控制室内的消防联动控制器上手动控制防火卷帘的降落
答案B
【解析】
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4.6.3 疏散通道上设置的防火卷帘的联动控制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联动控制方式,防火分区内任两只独立的感烟火灾探测器或任一只专门用于联动防火卷帘的感烟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应联动控制防火卷帘下降至距楼板面1.8m处;任一只专门用于联动防火卷帘的感温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应联动控制防火卷帘下降到楼板面;故A、C错误,B正确。2、手动控制方式,应由防火卷帘两侧设置的手动控制按钮控制防火卷帘的升降。故D错误。
5、根据现行国家技术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版)的规定,下列防火墙、防火卷帘、防火门的设置中,错误的是( )。
A 防火墙应从楼地面基层隔断至梁、楼板或屋面板的底面基层
B 防火墙确需设置在内转角处,内转角两侧为乙类防火门窗,窗口边缘距离为3.5m
C 防火卷帘应具有火灾时靠自重自动关闭的功能,需在火灾自动降落的防火卷帘,应具有信号反馈的功能,防火卷帘应具有防火分隔功能,并应具备防烟性能
D 疗养院病房楼设置在走道上的防火门应采用常闭防火门
答案D
【解析】
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6.1.1防火墙应从楼地面基层隔断至梁、楼板或屋面板的底面基层。故A正确。6.1.4防火墙确需设置在内转角处,内转角两侧为乙类防火门窗,窗口边缘距离不限。故B的做法是正确的,B正确。6.5.3第4条,防火卷帘应具有防烟性能。故C正确。5.4.5医院和疗养院的病房楼内相邻护理单元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分隔,隔墙上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设置在走道上的防火门应采用常开防火门。D错误。
6、下列关于防火门设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设置在建筑内经常有人通行处的防火门宜采用常开防火门
B 所有防火门均应具有自行关闭功能
C 设置在建筑变形缝附近时,防火门应设置在楼层较多的一侧
D 防火门关闭后应具有防烟性能
E 设置在疏散通道上的防火门,开启方向不限
答案BE
【解析】
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6.5.1防火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设置在建筑内经常有人通行处的防火门宜采用常开防火门。常开防火门应能在火灾时自行关闭,并应具有信号反馈的功能。2、除允许设置常开防火门的位置外,其他位置的防火门均应采用常闭防火门。常闭防火门应在其明显位置设置“保持防火门关闭”等提示标识。3、除管井检修门和住宅的户门外,防火门应具有自行关闭功能。双扇防火门应具有按顺序自行关闭的功能。故B错误。4、除本规范第6.4.11条第4款的规定外,防火门应能在其内外两侧手动开启。5、设置在建筑变形缝附近时,防火门应设置在楼层较多的一侧,并应保证防火门开启时门扇不跨越变形缝。设置在疏散通道上的防火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并在关闭后应能从任一侧手动开启。故E错误。
7、防火卷帘一般在材质上可以分为钢制防火卷帘、无机纤维复合防火卷帘和特级防火卷帘;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版),下列关于防火卷帘设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设置在中庭的防火卷帘,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2.00h
B 苯甲酸仓库防火分区设置防火墙确有困难时,可采用防火卷帘等效代替
C 除中庭外,当防火分隔部位的宽度为27m时,防火卷帘的宽度不应大于10m
D 防火卷帘卷门机具有依靠防火卷帘自重恒速下降的功能,操作臂力不得大于80N
答案C
【解析】
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5.3.2第1条,中庭与周围连通空间应进行防火分隔,当采用防火卷帘时,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00h。故A错误。3.3.2 仓库内的防火分区之间必须采用防火墙分隔。故B错误。6.5.3第1条,除中庭外,当防火分隔部位的宽度不大于30m时,防火卷帘的宽度不应大于10m。故C正确。参《综合能力》(2018版)P73,防火卷帘卷门机具有依靠防火卷帘自重恒速下降的功能,操作臂力不得大于70N。故D错误。
8、用于防火分隔的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应符合国家现行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下列关于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室外开敞空间除用于人员疏散以外,不得用于其他商业或可能导致火灾蔓延的用途
B 室外开敞空间用于疏散的净面积不小于150m2
C 防风雨篷的开口设置百叶时,百叶的有效排烟面积可按照百叶通风口面积的40%计算
D 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应至少设置2部疏散楼梯
答案A
【解析】
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6.4.12用于防火分隔的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应符合下列规定:1分隔后的不同区域通向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的开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3m。室外开敞空间除用于人员疏散外不得用于其他商业或可能导致火灾蔓延的用途,其中用于疏散的净面积不应小于169m2。2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内应设置不少于1部直通地面的疏散楼梯。当连接下沉广场的防火分区需利用下沉广场进行疏散时,疏散楼梯的总净宽度不应小于任一防火分区通向室外开敞空间的设计疏散总净宽度。3确需设置防风雨篷时,防风雨篷不应完全封闭,四周开口部位应均匀布置,开口的面积不应小于该空间地面面积的25%,开口高度不应小于1.0m。开口设置百叶时,百叶的有效排烟面积可按百叶通风口面积的60%计算。故选项A正确,BCD错误。
9、建筑面积大于20000m2的地下或半地下商店,其相邻区域可通过下沉式广场进行连通。下列关于下沉式广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不同区域通往下沉式广场的开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0m
B 防风雨篷的四周开口部位面积不应小于该空间地面面积的25%
C 开口位置设置的百叶,其有效排烟面积可按百叶通风口面积的70%计算
D 在不影响人员疏散的前提下,室外开敞空间可以设置便利店等商业设施
答案B
【解析】
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6.4.12用于防火分隔的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应符合下列规定:1分隔后的不同区域通向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的开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3m。室外开敞空间除用于人员疏散外不得用于其他商业或可能导致火灾蔓延的用途,其中用于疏散的净面积不应小于169m2。故选项AD错误。2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内应设置不少于1部直通地面的疏散楼梯。当连接下沉广场的防火分区需利用下沉广场进行疏散时,疏散楼梯的总净宽度不应小于任一防火分区通向室外开敞空间的设计疏散总净宽度。故选项B正确。3确需设置防风雨篷时,防风雨篷不应完全封闭,四周开口部位应均匀布置,开口的面积不应小于该空间地面面积的25%,开口高度不应小于1.0m。开口设置百叶时,百叶的有效排烟面积可按百叶通风口面积的60%计算。故选项C错误。
10、某大型城市综合体,地下商场面积为40000m2,设有1个开敞的下沉式广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下沉式广场设置一部直通地面的疏散楼梯
B 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小于任一防火分区通向室外开敞空间的设计疏散总净宽度
C 室外开敞空间用于疏散的净面积不应小于169m2
D 设置防风雨篷时,防风雨篷不应完全封闭,四周开口应均匀布置,且开口高度不小于0.5m
答案D
【解析】
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6.4.12用于防火分隔的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应符合下列规定:1分隔后的不同区域通向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的开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3m。室外开敞空间除用于人员疏散外不得用于其他商业或可能导致火灾蔓延的用途,其中用于疏散的净面积不应小于169m2。故选项C正确。2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内应设置不少于1部直通地面的疏散楼梯。当连接下沉广场的防火分区需利用下沉广场进行疏散时,疏散楼梯的总净宽度不应小于任一防火分区通向室外开敞空间的设计疏散总净宽度。故选项AB正确。3确需设置防风雨篷时,防风雨篷不应完全封闭,四周开口部位应均匀布置,开口的面积不应小于该空间地面面积的25%,开口高度不应小于1.0m。开口设置百叶时,百叶的有效排烟面积可按百叶通风口面积的60%计算。故选项D错误。